2021年8月6日 星期五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决定行为是否恰当,最终的参考点是见地 ...

宗萨钦哲仁波切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见地,是任何宗教的核心。在跨越宗教(interfaith)的会议场上,我们可能不得不以外交辞令同意所有的宗教基本上都一样,但事实上它们有非常不同的见地。而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判断哪一个见地比较好,只有你自己,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人,以你的心智能力、喜好、感觉及背景,才能选择最适合你的见地。如同丰盛的自助餐,各种不同的菜式提供了每个人各自之所需。举例来说,耆那教(jain)中,非暴力(ahimsa)的讯息如此美好,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个伟大的宗教不像其他宗教一样盛行,而基督徒的爱与救赎,则带给了百千万个心灵安祥与和谐。

  局外人可能会对这些宗教的外相觉得陌生而不合逻辑。许多人对于缺乏明显理性的古老宗教和迷信感到忧虑,这是可以理解的。举例而言,许多人对佛教比丘的藏红袍子和光头都无法理解,因为这和科学、经济或现代化的生活毫无关连。我不禁怀疑如果将持有这种看法的人,送到西藏寺院中,面对着愤怒尊和赤身女性相拥的壁画时,他们会怎么想。也许他们会以为看到印度爱经(Karma Autra)中的性爱画面,或更糟的,以为见到了堕落和邪魔崇拜的铁证了。

  看到耆那教修行者裸体行走,或印度教徒膜拜似牛或猴的神祗时,局外人可有会感到震惊。有些人很难理解,为何回教徒以禁止偶像崇拜的深奥哲学,做为摧毁其他宗教圣物的合理化藉口,而在回教最神圣的地点,麦加的卡阿巴(Ka´aba),每年却有数以百万计的朝圣教徒络绎不绝前来瞻仰神圣黑石(Hajael Asward)。对那些不了解基督教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何基督徒不选择耶稣在光辉时期的故事,而是被钉在十字架上最幽暗而令人感伤的章节。他们可能很难去了解,那中央圣像、那十字架,都让这位救世主看起来非常无助。然而这些都只是外相。以外相来评估或判断一条道路或宗教,不仅不智,更可能导致偏见。

  我们也不能以严格的行为规范定义一个宗教,严守规矩并不能造就出一位好人。据说希特勒就是素食者,并且非常重视自己的仪容。然而纪律和优雅的外貌本身并不是神圣的。一些严守纪律而且衣装整洁的盖世太保军官,执行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谋杀。而且归根究底,由谁来决定什么是“好”的?在一个宗教里的善,可能是另一个宗教的恶或无关紧要的。比如说,锡克教男士从不剪发或剔须,但东西方传统的出家人通常都剃光头,清教徒则可以随意处置他们的头发。每一个宗教对于它们的象征和修持都有深刻的解释——为何不吃猪肉、不吃虾、为何必须剃头或不准剃头。然而在这些无尽的可与不可之间,每个宗教必定有个基本的见地,而见地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同所有其他的宗教,佛教也有一些行为规范,但对佛教徒而言,这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法国政府突然决定禁止佛教徒在香榭大道上穿着藏红袍子,佛教徒应该不会有异议。事实上,如果在公众场合中不穿藏红袍子能增进祥和与宁静,佛教徒应该会乐于遵从,因为祥和与宁静接近佛教的核心。

  决定行为是否恰当,最终的参考点是见地。评估行为,要看它和自己的见地是否相配。如果你居住在加州的威尼斯海滩,而你具有苗条是美好的见地,你的动机是想减肥,也一直在沙滩上禅思这样会有多好,你的行为可能就是避免米饭和甜甜圈、吃青菜沙拉,外加每周运动五次。但假如你是住在东京的相扑选手,你的见地是超级肥胖是美好的,你的动机是要增加体重,而你一再地沉思不要当一个瘦小的相扑选手,你的行为就会是尽量吃米饭和甜甜圈。因此吃甜甜圈到底是好是坏,全赖你的见地而定。同样的,我们可能会误以为某些人不吃肉是心怀慈悲,但实际上他们的见地可能只是认为肉类不好,会增加胆固醇而已。

  最终,不充分了解他人的见地,就不能判断他的行为。

  佛教的一切方法都可以用四法印来解释——一切和合现象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涅槃超越概念。佛教经典所提倡的第一言行,都是基于前面所讨论过的这四个见地或四个真谛。 
  在大乘经典中,佛陀规劝弟子们不要吃肉,不仅因为带给另一众生直接的伤害是不善的,吃肉的行为也不符合四个见地。当你吃肉时,在某个程度上你是为了生存——维持自己的生命。这个生存的欲求和你想要恒常有关,为了活得长久因而消耗另一众生的生命。如果放一个动物到你的嘴里能延长你的寿命,那么,从一个自私观点来看,可能还有理由这么做。然而事实上,不论塞多少尸体到你的嘴里,你还是不免一死,甚至也许会更早。

  也许有些人吃肉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原因——品尝鱼子酱,因为它奢华;食用虎鞭,为了增加性能力;服用燕窝,藉以保持青春的皮肤。没有比这些更自私的行为了——就为了自己的虚荣,另一个生命因而结束。在相反的状况下,我们人类甚至不能忍受被蚊子叮上一口,更不必想象自己被关在拥挤的牢笼里,嘴喙被切除,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们一起等待被宰杀,或被养肥做为人肉汉堡。

  这种攀缘于自我是无明,而我们已经谈过,无明带来痛苦。以吃肉为例子,他人也因而受到痛苦。由于这个原因,在大乘经典中有一种修行,是将自己设身于这些动物的境地,出于慈悲心而戒食肉。当佛陀禁止食肉,他意指所有的肉类。他并没有因为情感因素而单指牛肉,或指猪肉因为它不干净,他也未曾说因为鱼没有灵魂,所以吃鱼没关系。 

摘自《正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