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肝实要抑木扶土,脾虚需扶土抑木

肝实要抑木扶土,脾虚需扶土抑木

田月莲 岐伯有道 

I 摘要:抑木扶土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具体情况不同而对抑木或扶土法有所侧重。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若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肝实要抑木扶土,脾虚需扶土抑木
田月莲


中医采用五行生克关系来阐明其脏腑的生病理机制时,认为木属肝胆,土属脾胃,木土之间存在着相克乘侮的制约关系。表现在生理上,肝木通过它的疏调作用对脾土起着调节其运化的功能。这一功能作用于脾胃的受纳、消化、吸收、气血生化、排泄的每一个过程,即是“木克土”的正常生理关系。脾之湿土必须得到条达活泼之性的肝木来加以制约,才不会阴凝板滞,才能正常的运化水谷,摄取精微。
 
在病理上,肝脾两脏之间的这种相克关系失调。一者肝木亢盛之时,其本身已进入病理状态,即为“肝实”,“实则乘其所胜”。肝气横逆,就会对脾土进行伤害。二者脾土亏虚。“虚则所不胜乘之”。脾土之虚,不能胜任肝木的制约,招致肝木的损害。二者均为肝木乘侮脾土之病变,习惯上也称“木克土”,但它的含义是指病态而非生理的制约的关系。而抑木扶土和扶土抑木法是治疗这种病变的方法。
 

在临床上,这种肝脾失调的病变过程,包含着肝实和脾虚二种病理状态。具体运用时必须审清肝实和脾虚二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肝实而发生者,其脾未必即虚。因脾虚而发生者,其肝未必横逆。因此,扶土和抑木相互搭配运用时是有侧重的。如以肝实为主,其法应重在“抑木”,而佐以“扶土”,名抑木扶土法。如以脾虚为主的,其法应重在“扶土”,而佐以“抑木”。习惯上所谓的扶土抑木法。
 
提到抑木扶土,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就是刘草窗的痛泻要方。多年来,众多医家几乎公认了痛泻要方是“扶土抑木”的典型方剂。但它究竟是以“扶土”为主,还是以“抑木”为主呢?先看其病证表现特点:腹痛泄泻,痛则必泄,泄后痛减。从《医方考》中所论:“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先有肝实而痛,后有脾受伤害之泄,且脉多见弦,都为一派肝亢横逆之特征,脾土受害虽很明显,但并非很虚,故当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再看其用药组方特点。方由防风、白芍、陈皮、白术四味药组成。防风散肝,白芍敛肝,陈皮畅肝,三味都没有扶土之功效,而扶土的药物只有一味白术。且严格地说,白术并不只是补脾的功效,因肝实乘脾必然会导致脾虚,用健脾之白术具有预防脾虚发生之作用。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未病先防之深刻含义。亦可看出,本方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实质上它是个“抑木扶土”的典型方剂。
 
如因脾虚而招致肝木乘脾之肝脾失和证,痛泻要方是不会有效的。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当用扶土为主,抑木为辅的“扶土抑木”法。其代表方剂应为黄芪建中汤。主治病证为诸虚不足,虚劳里急。是以脾虚为先,木乘所致。方中黄芪、甘草、怡糖、大枣、桂枝、生姜皆为脾药,温补为主,佐以抑敛肝木的白芍;正符合扶土为主,抑木为辅的原则。
 
木实乘土的病证,临床上多相当于西医之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或过敏性结肠炎等病变的过程。以痛泻要方加减比较有效。至于土虚木乘之病证,则多相当于西医之溃疡病过程。则以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为佳。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