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如果一切都是幻相,为什么佛陀教授了“业”与“福德”?又教授了慈悲之类的东西?

如果一切都是幻相,为什么佛陀教授了“业”与“福德”?又教授了慈悲之类的东西?

宗萨钦哲仁波切 

如昨天所说,我会先回答那位女士的问题。那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无处无所缘,无根无住者;
无明因所生,离初中后际。

如芭蕉无实,如干达婆城;
痴闇城无尽,诸趣如幻现。

偈颂一开始说,圣者视世间如幻相,所有现象都没有真实的“住”。我想,其实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自己的念头。我甚至不是在说刹那相续的念头,就只是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喜恶。今天我们喜欢某个东西,对于这个不是真实“住留”的现象,只消因缘稍有变化或者转移,任何我们喜欢、热爱的东西都可能变成我们不喜欢、憎恨的东西。我们是这么的依赖因缘。没错,也许有一些喜好和厌恶看起来比较持久,但这不表示它们是真实住留的。如果你检视每个词的定义,比如“住”这个词,“住”是什么意思?它不是“来”,它不是“去”,所以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假名安立。

一切事物,甚至诸如世界、历史、国家之类非常大的事物,也都在持续变化,无有住留。像是我们如此执著、自豪和效忠的国家,这些标签在过去甚至都不存在,例如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现在因缘显现的方式,所有这些国家观念、价值观都将急遽改变。就在五六天前,我脑中还只有两种性别,可一进入尼泊尔,那个观念就被打破了。现在我要是再去其他国家,填入境表的时候,我一定会热切地想说他们应该效仿尼泊尔的做法。总之,这只是一个例子:没有真实存在的“住”。

同样地,没有真实的生,没有真实的灭,所以没有真实的存有。而且要记得,我们不是在否定显相,我们只是在说“非真实存有”。我们从未说过镜中没有脸,我们说的是镜中的脸是一个映像。所以,当我们说一切皆空的时候,并不是说镜子里没有脸。如果那么说,空性就成了断灭(虚无主义),那其实变成在说“真实的不存在”。对此,佛陀如是说:“自我大如须弥山也还算好,执著空性哪怕小如芝麻籽都要危险得多”(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

“如芭蕉无实”是一个经典的譬喻,一切事物都像芭蕉树一样,不具实质。关于这个,别问我太多问题,我对此真的所知有限。芭蕉树没有树干吗?那就说得通了,树干是空心的。总之,我甚至曾经开玩笑说,那烂陀的学者肯定不太喜欢芭蕉树。
此梵等世间,显现为谛实;于圣说彼妄,除彼岂有余。

这是迟早要发生的龙树的嘲讽之一:即使被像梵天那样强大的天神视为真实存在的事物,也都是幻相,都是错谬的。你能感受到龙树对其他人的一丝嘲讽吗?佛陀是天中之天、神中之神,只有佛陀能够教导梵天、湿婆和毗湿奴之类的笨蛋——他们都是笨蛋。甚至他们是比较危险的笨蛋,因为他们很聪明。

实际上,这句偈文非常重要。尽管它听起来像是随口一提,但其实不是随便说说的。我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这里有大量的内观文化,所以我想要指出这一点。梵天也指一种境界,主要通过修止而达到的境界,前提是你确实精于修止。“桑登”(禅定)、止、心一境性确实可以平息所有烦恼,所以修止修到炉火纯青时,成果看起来几乎和成佛一样。因为首先修止者极其善于出离,他们对物质世界没有兴趣,而且他们的寂止力真的能令烦恼平静下来。实际上,粗重层面的我执也平息了,大大地平息!我们称之为“轻安”,轻安是修止的成果。

事实上,如果修止修得非常好,就连禅修者的身体都会达到所谓的轻安。比方说,你需要吃东西,通常你需要吃早、中、晚餐,可能是满满一盘食物、很多道菜,否则你吃不饱。然而对精于修止的人而言,也许只要一两粒米就能满足,所以那看起来是非常了不得的证悟者,可以只靠一粒米维生。而且因为他们的心变得精细无碍,他们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各位可能会把神通误解为遍知——绝对不要,它们是两回事。顺便说一下,我个人曾经遇见一些人,他们虽未达到那么高的层次,但确实很擅长修止,并且止的体验让他们狂喜不已。

这里讲的是相当高的禅定境界,但这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人们对禅修怀有某种兴趣,我希望大家能够知道:你禅修的目的真的必须是为了看见实相,而不仅仅是这个轻安而已。这句“此梵等世间,显现为谛实……”说的就是这个。纵然是已经达到这等禅定境界的人,在圣者看来,他们的所见也是不真实的,是虚妄的,不是实相。

世间无明闇,随顺爱流行,
与离爱智者,见如何相同。

被贪爱所劫持的凡夫最终会认为幻相是真实的,而至少已经一窥实相的智者会立即松脱、解开这贪爱绳索的缠缚,因此圣者不会堕落。

于求真性者,初说一切有;
通诸义无贪,然后说寂灭。

我今天上午讲的所有内容,基本上就在这句偈颂里。有人也许会问:“如果一切都是幻相,为什么佛陀教授了业?为什么佛陀教授了福德?为什么佛陀教授了慈悲之类的东西?”这就是龙树说的“于求真性者”——对那些寻求实相的人来说,出于必要,你必须先告诉他们一切存在,并且告诉他们诸法存在的这种技巧必须总是导向实相。一旦闻法者做好设想和理解的准备时,就应该向他们传授关于“无”的教法。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导了五蕴、我、转世、业等等内容。佛陀说:“从前,当我是一只猴子的时候,当我是一个国王的时候……”,好像有一个“我”在转世,好像有一个过去世。

不知寂灭义,但闻空性声;
不修褔德业,损害彼劣夫。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意愿、不具开放性,或者无法设想空性观念的人来说,首先他们根本不敢听闻空性。即使听闻了空性,他们可能也不理解。更糟糕的是,如果他们把空性误解成断灭,那么他们会以空性为借口而从事杀生、偷盗等诸多恶业,这种人会被断见毁灭。

说诸业果有,众生亦真实;
了知彼体性,然后说无生。

因此,教法中谈到业、烦恼、果。作为烦恼和业的果,我们谈论六道,即六种感知,乃至无量的感知。一旦闻法者明白因、缘、果的游戏或法则,就需要向这个闻法者介绍因、缘、果的真相,即空性。

这把我们带到下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我的意思是,这里所有的内容都很重要,不过下一点是关于界定或区分不同类别的佛陀教法。


©转自官方平台:【骑着蓝色狮子Blue Lion】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