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

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

慈诚罗珠堪布 


思维释尊及高僧大德而修无常

释尊即指释迦牟尼佛。佛陀出世以后,三转法轮,度化了无量有情,为所有众生开示了一条光明之路;但是在凡夫的境界中,佛陀也与其他人一样,最终离开人世圆寂了。我们现在无法亲见佛陀,所能看到的,只有他的传记和三藏典籍。从显现上看,佛也是无常的。

同样,自从佛法传世以来,印藏汉等历代前辈许许多多的高僧大德也全都圆寂了,无一人仍在人间。到今天,我们也只知道他们的名号,仅了解他们对众生、对佛法的贡献而已。所以,高僧大德亦是无常。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释尊,以及修行那么好的高僧大德,也要显现无常,那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梵天、帝释天、大自在天等世间尊主,寿命可长达数劫,但他们也无法摆脱死亡。此外,具有五种神通的天人及仙人也难免一死。人间财势极高的诸转轮王,印度圣地从众敬王沿袭下来的数不清的国王,还有三巴拉王和三十七赞扎王等印度东西方地位显赫、财产丰富的许多国王,现在也都不在了。

在雪域西藏,自吐蕃涅赤赞普以来,已出世了天座七王、地贤六王、中德八王、初赞五王、幸福期十三代、极乐五代等,然而这些都已成为历史。

在内地自夏至清出现了很多王朝,这些国王在位时也都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为众人所仰慕。但是,现在这些也都成了历史记载,除此之外,没有一样留存于世。

如果思维这些,那我们现在的住房、受用、眷属、权势等虽然自认为比较善妙,但与以前的各大转轮王相比,却如小虫的巢穴一样易于毁损。所以应当观修,所有世间万法都不是恒常稳固的。


思维各种比喻而修无常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人由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这些变化在书中讲了一些,但还不够。大家经常看新闻,从中可以找到非常合适的例子。比如,某人今天还是国家总统,下个月就可能沦为阶下囚……所有这些都说明,一切是无常的。普通人是出于好奇或其他目的,而去了解这些事;但站在修行的角度看,这些都是真人真事,特别有说服力,对修行人而言,是很好的修行教材,而且这样修出来的结果也非常踏实可靠。在社会上,我们也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类似的比喻,然后一一思维。今天他做官,明天会不会还继续做?今天他是百万富翁,明天或下一个月却有可能自杀,那时他一分钱也带不走,只能两手空空地回到中阴。总之,最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很多类似的公案来思维,由此也可以体会到一切都是无常的。


思维死因无定而修无常

任何人都知道自己肯定要死,对此没人会有异议,但同时很多人天生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认为虽然我会死,但我还能活很长时间,再过二三十年、四五十年都死不了,虽然这个想法没有任何理由。你有没有把握明天还活着?有没有把握下个月还活着?没有。然而我们却不愿意这样想,总希望活得久一点,便随此欲望而产生这样的观点——我可能还会活很久,但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想法。

为什么?因为死因是不一定的。死亡也要有因缘,令人死亡的因缘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比如为了健康、长寿服用一些保健药品,若药没有吃对,反而会成为死亡之因。其他诸如衣服、装饰、食物等都有可能成为死因。世界上什么不能作为死亡的因缘呢?没有!总之,死因很多,随处可见,何时会遇到这样的因缘,谁都说不清楚;而且一旦遇到,在此因缘面前,我们的身体、生命都显得那么无奈和脆弱。没有一个凡夫的身心能够抵抗死亡的召唤,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这就是死因无定的意思。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思维。

思维猛厉的希求而修无常

猛厉的希求是指平时都不能离开无常的念头。比如,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在出门时就会想“我这次出去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在进门时就修“我已经回来了,再也不会出门”,他们都有这种感觉。其中有一位格西名叫喀拉巴,是个修行人,他修行的山洞至今仍在。在此山洞口有一丛荆棘,每次出去时,他的衣服就会被挂在荆棘上,进山洞时也是这样,进出都很不方便。一次,他准备把荆棘砍掉,此念一出他转而又想:“我出去以后,到底还回不回得来?”他没有把握,“如果再也回不来,砍掉荆棘有什么用?我最好利用这时间好好修行才对,为什么要去做这些无聊的事?”进山洞时他还是被荆棘挂到,又想把它砍掉,此时另外一个念头出来了:“我进去打坐后,到底还会不会出门?如果不出门,砍它也是无聊,干脆不管它,多修点儿法才有意义。”他就这样在此山洞修了九年,都已经成就了,洞口的荆棘还没有砍掉。这些高僧大德就是这样对待世间琐事的。

作为在家人,必须要照顾很多人,处理很多世间事务,很难完全效法前辈的行持,即使这样,也要适当地修无常,否则就无法进入正行修法。比如,每次进出家门都要这样思维——出门时要想“我这次出去了就不会回来”,进门时想“这次进来就不会再出去”,但实际上也许会回来,这并无大碍,仅仅这样想对修行都很有帮助。若不这样思维,就会觉得“这次出去了肯定会回来”,回来后又想“这次进来了肯定还会出去”,总是这样就没有无常的念头,就会一直认为自己是不会死的,可以永远在这门里进进出出。但是总有一天,你出去后便不再回来,或者回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去,这是一定的。

那些已经看透无常的人,在死前就会做好准备。米拉日巴也说:“我因为怕死到山洞里去修死亡无常,无常修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不怕死了。”他因非常害怕死亡而提早修行,最后就能无惧死亡。而凡夫现在是一副无畏的样子,不做任何准备,临死时却没有不怕的,但到那时再怕也没有用。

凡夫智慧鲜少,而且难以控制或根本不愿控制异常强烈的贪欲之心,故对轮回的痛苦、下一世的投生之所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大难临头之时,他绝不会无所谓的,但那时已是无计可施、悔之晚矣。相比之下,那些修行人,无论是高僧大德或是一般行人,都非常在乎生死大事,因而精进修持。当死亡来临时,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无所谓、真正的自在,死也可,不死也可,此时生死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就是凡夫和修行者的差别。

现在,修法已掌握在我们手里。但有些人会说,我们是在家人,要上班工作,不可能经常修行。这话说得对,但每天有二十四小时,从中抽几个小时来修行是应该的吧?也不必二十四小时全花在修行上。比如,每天早晨修一小时,晚上修一小时,或者早晚各两小时。二十四小时中的四小时用在修法上,其余的二十小时都可以用到生活上,这样总能做到吧?如果连这一点都不做也可以,但大难肯定是要临头的,无一例外。

从古至今,世界上多少有钱有势之人都一个一个地走了,无论地位再高、财富再丰,在生老病死这个生命的基本痛苦面前,没有一个人不投降的。所以,我们应该马上修行。但是有些人还是不做,如果这样,临命终时只有束手待毙。佛陀也只能告诉我们真理,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如何在轮回里寻找出路,然而找不找全由自己掌握,不找也行,佛也不可能勉强谁。可是如果现在不做,何时再有机会,谁都没有把握。大家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现在就是关键时刻!有些人可以活到七八十岁,有些人只活到三四十岁;无论活多久,此生就是我们在整个轮回过程中的一个黄金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刻过去以后,何时能再有这样的机会呢?恐怕千百万劫当中都不可能再有。明明知道这些,却还是不想修行;道理、修法、解脱的方法全部教给你们了,却都无所谓,那谁来强迫你?我们可以观察那些旁生,牛、马、鸟、鱼,它们和我们不同在哪里?当然有很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但这些不是关键问题,最关键的是人能思维将来,能够在轮回中找到一条完整的出路,这是人类的优点,旁生却没有。若生而为人,又明白许多道理,却不利用自身的特点,仅仅为了生活而活,那就与畜生没有太大差别。

这些修法不是教条!若不给思维空间,只凭我告诉你要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叫做教条。请认真看看这些道理是不是教条,是不是佛要求这样想,所以才要这样想,而不是自己去思维。如果不是,这就不是教条,而是事实。事实摆在面前,让大家自己动脑筋分析。不论掌握的道理有多深,即使整个城市或全世界的人,都无法推翻这些理论。因为它不是教条,也不是宗教里的某些说法,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若真相明白了,我们应不应该去修?如果觉得应该,那修法就是这样。若觉得好是好,但可以慢慢去做,那么请问,我们还有没有时间?如果有,可以慢慢做,但无常告诉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要做就要马上去做。

书里也讲了,每天起床、晚上睡觉、走路、吃饭的时候,都要观察无常。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吃完饭后就把碗倒扣在地上,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意味着——我这顿饭吃了以后,下一顿饭就不一定还能吃到,所以这样放碗。这说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修无常,把无常的修法用到日常生活里,所以人家修得那么好。因为动力很强,即使没人督促,他们都会去修。若没有这样的动力,希望你修、求你修,你也不会修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