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排胆石
韩学杰 等 悦读中医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胆结石的形成往往与肝胆气滞、湿热瘀阻有关。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四逆散原为治疗少阴化热之“热厥证”而设,其疏肝清热、运脾缓急的功效,为后世医家所推崇。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四逆散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治疗热厥,还被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脘腹胁肋诸痛等肝脾不调的病症。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四逆散在促进胃肠动力、抗溃疡、保肝利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胆结石作为常见的结石病,其症状可能表现为消化不良、右胁疼痛、发热、黄疸等,与中医所述的肝胆气滞、湿热瘀阻相吻合。因此,结合四逆散的疏肝理脾、清利湿热、活络化瘀等功效,沈先生发展出了“排石四逆散”,通过加入茵陈、金钱草、生薏苡仁等药物,增强了原方的利胆排石作用,为胆囊炎、胆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排石四逆散”。
小编导读
【原著精要】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针对少阴化热之“热厥证”组建“四逆散”,以柴胡、芍药疏肝清热,枳实、炙甘草运脾缓急,组成宣郁解热,疏肝理脾之剂。后世扩大范围,凡肝郁气滞,脘腹胁肋诸痛,四肢厥冷,脾运不良,泻痢下重,纳谷不香,胀满呕逆,苔薄黄腻,脉弦有力属肝脾不调证类均可用之。后世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都由此发展而成。
胆结石是常见的结石病,大凡胆囊炎患者70%存有结石。平时可能没有症状,或见消化不良症,发作时右胁疼痛,甚至绞痛,消化症明显,或有发热,或见黄疸,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多责之于肝胆气滞,夹湿瘀阻。
“四逆散”中取柴胡10g,枳壳10g,炒白芍10g三味疏泄肝胆气滞为主药,辅以茵陈15g(后下),金钱草30g,生薏苡仁10g清利湿热,赤芍10g,丹参30g活络化瘀,川楝子10g,延胡索10g行气止痛,草决明30g,车前草30g分利两便,利于排石,取名“排石四逆散”,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是谓效方。
【原著详解】
PART.01
方剂溯源
四逆散,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为和解剂。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味组成。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一是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腹痛,或泻痢下重,脉弦。二是肝脾不和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PART.02
处方解析
一是方证病机。四逆者,乃手足不温也。
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气滞阳郁化热,则身微热,气郁不畅,木横乘土,则腹痛;胃肠气机不利,则泻痢下重。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脾气壅滞,而成肝脾不和之证,故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气机宣通,四逆可痊矣。”故治宜透邪解郁,调畅气机为法。
二是方剂释义。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调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苦降辛行寒清,具有下气破结泄热之功,既助柴胡调畅气机,又合白芍调理气血。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益脾和中为使药。综合四药,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升,四逆自愈。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础方。
PART.03
药理研究
本方具有促进胃动力作用,提高胃动素水平,增强胃平滑肌细胞嵌合。药理研究证实本方能改善慢性心理应激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细胞的微观病理形态,促进大鼠胃肠动力,修护受损的胃黏膜,具有较好的抗溃疡、促进胃肠动力和改善胃肠功能等作用。本方还具有抗应激、抗抑郁、催眠、保肝利胆等作用。
PART.04
注意事项
一是中病即止,不可过量服用。
二是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脉沉者慎用。
三是阴虚内热者,忌用本方。
PART.05
临证心悟
一是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二是临床应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和者。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泻痢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川楝子以清内热;纳差者,加莱菔子、生鸡内金以消食健胃;泛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
三是临证体会。四逆散原为少阴病“四逆”而设,主要用于伤寒“阳郁四逆”证,病机为外邪传经入里,气机郁滞,不得疏泄,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之症,体现了其透邪达表、调和阴阳的作用。而目前患者发病多由于情志、饮食失调引起的相关疾病,肝郁气滞、肝脾不调为其主要病机,在把握“四逆”的基础上,应从四逆散证“郁”的病机着手,侧重于肝,重在理气,通过疏肝解郁、疏理气机、调和肝脾,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