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腹股沟的开关,在脚后跟
原创 子桐瑜伽之心 子桐瑜伽之心
练习瑜伽已有十年,在前几篇文章中也陆续了写了自己在练习体式中的一些弯路、错误的认知,以及身体伤害。
终是回到自身的因缘上,重新开始。了解了体式的目的,方向,这才是悟后起修的开始。
最近带着学员开始足踝训练营,在整理课件的过程中,对于足踝的结构也日渐清晰,大脑里有清晰的架构。但练习终归不是知识,也不是头脑。
从昨晚开始在站桩,不同以往的是,站桩的时候加入了腹股沟的拧转起落,练习几次之后,猛地一下,脚后跟和髋关节的方向连起来了,腿部的力线也很清晰,脚底的弹性、腿部的弹性、以及腹股沟的弹性慢慢恢复。
原来,你只有练到自己身上,才知道,什么是打开腹股沟,以及打开腹股沟的意义。以下是体悟的部分:
理路:腹股沟的深层像是有个很深的漩涡,跟髋臼原本的结构也是相关的。之前我的右侧跟骨是向内掉了,导致足外翻,跟骨失去中立灵活的能力。这个中立位置失去,就不再是不偏不倚,而是过度旋前,脚上的结构全部塌陷,膝盖的内在也压下来,右侧髋关节也跟着往下掉,髋关节趴在髋臼的前侧。
本身,这个髋关节应当处在髋臼的正中央,被真空仅仅吸附,记得之前发过一个真人的髋臼与髋关节的小视频,原本这个吸力是很大的,能够保证髋关节稳定且灵活,但有由于长期足踝的结构、膝关节的结构,髋关节与髋臼的契合程度变得很浅,这个结果就是骨盆并不能被髋关节稳稳的往上顶起来,反而会因为髋关节往下掉,导致骨盆前倾,盆底肌前半部分松弛,骶骨上翘,背部力卡在腰椎,导致腰疼。
对于髋臼来说,髋关节原本是在这个凹槽的结构里360度都有支撑,但因为我的跟骨头向内掉,也就是足外翻,髋臼外侧和后侧的空间变得狭窄,髋关节跟髋臼的连接很浅,那么在每一次外展外旋,(这里的外展外旋指的是髋关节的转动,实际上腿的不同方位变化,都是来自髋关节的转动,不然就变成了把髋关节往外拽,这样只会导致髋关节越来越松,而周围软组织因为要维持骨盆稳定,就会变得僵硬。)都会启动大腿外侧的肌群,因此,腿外侧就看起来很粗壮,同时因为骨盆前倾,髂腰肌长期处在拉长状态,小腹周边也会变得紧张。
所以,能劈叉不代表软,如果结构不正确,身体内部反而是僵硬的。
体悟:在站桩的时候,脚后跟找到中正的位置,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是身体借助大地的力的第一步,脚后跟回正之后,以右边髋为例,右脚后跟做了一个旋前,整个脚在地面也有一个逆时针的圆力,带动髋关节同样逆时针旋转,这个时候腹股沟就是伸展的,整个骨盆,往身体左侧旋转拧裹,更多打开了髋臼的右侧和后侧空间。
刚开始,旋转的时候有点疼,从脚后跟到髋关节,这个力度并不是很大,因为髋臼空间不够。随着练习次数增多,而且是带有觉知的,稍稍的让髋关节去到更多地方,更深一些(这里的疼痛就是善意的疼痛),那么脚后跟再旋前的时候,髋关节也跟着逆时针旋转,腹股沟伸展的幅度也变大,有一点像,髋关节坐落在弹弓的弦上,脚后跟就是那个往后拉的力,每一次旋前,髋关节就被弹出去,结果是腹股沟打开了。
随着空间变大,明显感觉到气会更多的沉下去,脚底和骨盆连接变得更整,脚底更有弹性,腰椎压力减少,膝盖内侧刚开始就有轻微的拉力,但随着拉力降低,下肢的排列在慢慢变直。
我找到了自己身体的突破口,在整体结构的认知下,借由不同体式与不断练习,让这些认知去浇灌身体,也就是身体会不断充满觉知。
这样的练习真的着迷,因为练习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周身一整,不断和谐服务的。namaste!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