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中药的“丙种球蛋白”:玉屏风散

中药的“丙种球蛋白”:玉屏风散

五味学苑


玉屏风散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在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等均有记载。该方由于组方严谨、配伍合理、疗效突出而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属于国家基本中成药。玉屏风散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气、固表止汗、防御风邪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下面小编带您系统学习一下这个方子,以为您提供更清晰的用药指导。

1.取名“玉屏风散”,有何寓意?

屏风是我国古代人家中普遍使用的家具,通常被放置在屋内显眼的地方,不仅可以装饰厅室,还可以挡风。

方子以屏风命名,即取其挡风之意,好比为肌表加了一面御风的屏障。

“玉”,取意“珍贵如玉”,形容其珍贵。

“散”,是这个方子的剂型为散剂,即把方中的药物加工为细末,服用的时候直接煮散即可。

古人告诫虚人易感风邪者,对玉屏风散当“珍如玉,倚如屏”,故为其取名“玉屏风散”。

2.玉屏风散组方,有何特点?

中医汤头歌诀描述此方为“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且组方精当。该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其中又以蜜炙黄芪、炒白术为佳。黄芪补肺气,使皮毛坚固,腠理致密,增强卫外之力,为主药;白术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与黄芪配伍,资助气血生化之源,为辅药;防风可以祛体表所受之风。三药配伍得当,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补散兼施,以补为主。

3.玉屏风散,有何作用?

玉屏风散的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补肺固卫、祛风止汗,增强人体正气,增强抗病邪能力。通俗讲,它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过敏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有中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药理实验表明,此方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变态反应,升高免疫球蛋白,改善微循环,抗氧化,调节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系统细胞功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4.玉屏风散治疗的病症,主要有哪些?

①受风、受寒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
②以自汗、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血液病、肿瘤化疗或放疗后、手术后的汗出异常;
③免疫力低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糖尿病等;
⑤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腹泻、产后气虚身痛等。


5.玉屏风散,如何服用?

将黄芪、白术、防风按1:2:1的比例研成细粉末,成人每次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儿童用量酌减。

现在药店出售的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玉屏风胶囊”、“玉屏风冲剂”或“玉屏风口服液”等,其药物组成与本方大致相同,作用相当,也可以选用。服用玉屏风散改善体质,需要较长的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

6.服用期间,有何注意事项?

玉屏风散作用温和、安全,无明显不良作用,一般情况下可长期服用,小量久服。需要注意的是,此方用量不宜过重,过重可能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及头昏潮热等。以下几类人不适合服用:①阴虚盗汗者;②湿热内盛者;③高热者;④正处于感冒期间者。服药期间,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

邓铁涛:玉屏风散用药有感

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是中医所公认疗效确切的名方。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其中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臣以白术健脾,合君药以资气血之源。
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散邪;三药合用,托里固表,使玄府闭合有度,故能治疗表虚之自汗。这犹如一屏风护卫于肌表,故得玉屏风之名。
我体会此方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
临床上常用汤剂,根据个人经验,其用量为:黄芪12克,防风 3克,白术15克。我认为,其组成分量比例颇需研究,较为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
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曾有一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 找余商量,因我不在,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这是不明方义,不知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
临床上运用时,若见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则加麻黄根10克。至于纯阴虚之盗汗,我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此处只言玉屏风,故不赘述。
玉屏风散不仅能治汗,而且能预防外感,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尤为适宜。
我曾建议某中医院按上述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2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该地喜用丙种球蛋白成风),这既可发扬中医特色,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可避免染上某些难治之疾,何乐而不为?
事后了解,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其建议实受启发于蒲辅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若深究其能预防感冒之理,我认为柯韵伯之论较有启发,现录之,与同道共同学习。
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
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祛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流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
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唯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
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祛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根据异病同治之理,余曾用玉屏风散治愈一例面肿如球之怪病。
1961年与广州中医学院1959年高研班学员到某军区医院搞科研时,该院一护士之子,五岁,患怪病,面肿如球,病已将月,按之空虚,随指而起,似面皮之下充气一般,但无皮下气肿之握雪感,从头肿至颈部,舌嫩,因此考虑乃气虚所致。
头为阳,面皮属表,故当以表虚论治。方用玉屏风散加五味子。处方: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8克,五味子4.5克。每日1剂,复煎。取玉屏补气固表,五味子敛其浮阳。服药九天,病霍然而愈。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