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诊察误案告诉你:四诊合参,哪一诊都很重要
中医书友
I导读:有些患者喜欢进了诊室不说话,就让医生诊脉,来看看医生的水平,其实这是不合理的。这里举了几个容易误判的医案,可以发现四诊无论哪一诊都很重要。有些线索如果没有观察到或是没有问到,就无法精准判断病情,一如盲猜。
—本文约1670字,预计阅读5分钟—
诊余琐议
作者/陈建平
诊察周详,乃医家之首务。故《千金方·论大医精诚篇》云:“……夫大医之体……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谨以临床几濒于诊察失误之数例录之,以供研讨。
案一
兰某,女性,本县宣武乡人,1978年12月13日初诊。
自诉全身发痒已三年,搔则起疹,头晕,夜寐欠安。服药逾百剂,罔效。诊其脉细,视其肤燥,舌稍瘦。
似阴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肤,营卫失调而发痒,血不养心、不能上营于脑则夜寐欠安、头晕。拟调和营卫,养血宁心,以桂枝汤加味。
处方
桂枝10克,酒白芍10克,炙甘草15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赤丹参30克,防风10克,蝉衣3克,自加大枣五枚,生姜三片,三剂。
12月27日其夫返诊所求方,言药后痒大愈,唯昨复发,势减,但头晕如旧,寐乃欠安,夜觉发热。宗前方加:勾藤15克(后下),地骨皮15克,三剂。
后于次年5月得知药后痒、疹均愈。
按
数年之痼疾,六剂而告痊。其前曾服药逾百,安致罔效?
愚揣度之,必因其痒,搔则起疹,误为风邪为患,未加细察,即草草以驱风之剂投之,故不效也。
若稍加详察,则脉细,舌瘦,肤燥,头眩,夜寐欠安,均为血虚、营卫失调之象明矣,当不至于投药百剂而罔效。
案二
张某,女性,本县宣武乡人。时值季夏,当地乡村医生邀余急诊。
言患者突发胃脘剧痛,拒按,腹肌紧张,面色苍白,疑为胃穿孔。奔至病家,果见病者辗转呻吟于床褥,面色苍白。然询其家属,却言向无胃病史。
且切其脉见迟象(每分钟仅五十余至),视其舌淡,苔白,按其四肢厥冷。腹虽疼痛板硬而拒按,然置手于其上腹,(因余经奔跑而手足发热)又谓手热于腹反感舒适,纯是一派寒象。
继询其起因,云因渴而无茶,饮冷水一大碗,旋即疼痛。
细析之:此乃素体虚寒,虽值盛暑,因贪凉恣冷,凉水入胃引动伏寒所致。其腹肌板硬,当系寒性收引而致腹肌收缩。
治疗
当以热治寒,方中肯綮。因嘱其亲属急炒盐以布包,热熨其腹,稍冷即更换之;并于足三里穴辅以针刺,行“烧山火”手法。旋即四肢转温腹软痛失。
按
本案突发胃脘剧痛,伴见腹肌僵硬拒按等象,况乡医先有胃穿孔之疑,倘“先入为主”,不察色按脉,细辨阴阳,误以胃穿孔急急转院送治,不唯闹场虚惊,贻笑方家,且必使病家耗资劳神,徒增痛苦。
而仅凭两熨炒盐,一穴针刺(双侧)便收效于顷刻者,四诊合参,全面详察不可稍忽。
案三
某男,年五十余,本县新宅乡人。
自诉厌食懒言,四肢乏力,大便溏。并言仅为体虚之故,别无他病,已请他医处得一方,然服后未效,恐系病重药轻之故。并出示原方,恳余为之加重药量,以求速效。
视其方,乃补中益气加味。思其自诉症状,实与中气不足之症颇似,补中益气当为贴切之方,何以不效?
因视其舌苔白腻,诊之脉沉细,询及小溲短而频,四肢倦怠,当为水湿困脾所致。
宜先清利其湿而后方可言补。彼初不信,因余坚执定见,解释再三,方无奈配二剂药满怀疑窦而去。无非芳化、淡渗诸药,仅花钱五角余。
二天后复诊,深为感慨曰:“历年曾服诸多补药,从无如此二帖之‘补’者。药贵中病,原不应计较性之消补与价之低昂也。”
按
此案自诉颇似中气不足之症,且中气虚弱不足以鼓动脉气,其脉亦可见沉细之象,盖下指过重,濡怠难觉,苔亦多白。误为中虚,湿越郁则人越困,宜其徒补无益。
此次未蹈前辙,除详审脉舌形证外,前医投补方不效,实为一重要借鉴。故昔贤张景岳于诊病十问歌中,除详述问病十法外,认为尚需“再兼服药参机变”。
《内经·征四失论》篇言及:“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即指出若不四诊合参,全面诊察,便难中病,洵足为医者戒。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