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仲景《金匮》中的这张方:没有利水与行气的药,却能治疗“水气病”,为何?

仲景《金匮》中的这张方:没有利水与行气的药,却能治疗“水气病”,为何?

中医书友会



I导读:这张奇方,没有一味利水或行气的药物,却能治疗水气之病,此为中医的大智慧哉!不是见水治水,见气行气,而是通利道路,调节人体之升降出入。仲景经方微言大义,不仅临床效果好,而且总是给人以美的体验!

—本文约1400字,预计阅读4分钟—

奇方妙用
作者/扶兆民
↓滑动查看全部↓
简介:扶兆民,出生于1937,男,汉族,四川营山县人,四川省名中医,宜宾市科技拔尖人才,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宜宾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及中医教学工作50余年,被成都中医药大学聘任教授。曾在全国中医师资班《伤寒·金匮》教研班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疑难杂病专题研究班研修学习。撰写《伤寒六经病证治规律探讨》,《眼科六经法要》等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医杂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等刊物上。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的“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炮)”,

可谓一首奇怪之方。
说它奇就奇在方中不用一味利水药而能治水气病。说它怪就怪在不用一味行气药而能疗气分之疾。
此方,从制方的主导思想到组方的法度都有其奥妙之处。其制方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体气化升降出入之理作为旨规。对此中道理陈修园作了绝妙的解释:
“天雄补上焦之阳而下行入肾,犹天道下济而光明,而又恐下济之气潜而不返,故取细辛之一茎直上者以举之;

牡桂暖下焦之水而上运于心,犹地轴之上行而旋运;而又恐其上出之气止而不上,故取麻黄之勇往直前者以鼓之;
人身一小天地,惟健运不息所以有云行雨施之用,若潜而不返则气不外濡而脉络虚,故用姜枣甘草化气生液以补络脉”。

并且陈氏在仲景此方的基础上别具匠心地加了一味知母,命之为“消水圣愈汤”。用之治水气病“屡试屡验,奉为枕秘”。该方经陈氏的剖析和发挥,其意非常明白:
能助气化之升降出入,通彻表里上下,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可自消。
仲景认为治水气病当使:“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本方就是调阴阳、转大气的方,有不治水而水自消,不行气而气自转之功。岂不妙乎?
近人赵锡武氏用此方加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肺心病之喘咳浮肿,收到满意的效果,即是对本方的临床运用的一重大发展。
余用此方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属阳虚不运者,效果也很满意。兹举一例为证。
  • 病案

闵××,男,43岁,供电工人。住院号23500。81年8月14日入院。
患者于81年7月6日因跌伤腰部而致腹后壁出血,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肝硬化、脾肿大。术后一月余,腹水渐起;未及十日,腹大如瓮,腹围80公分,遂来我院服中药治疗。入院后初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加用西药利尿剂后,腹水虽减少,但停药后腹水即增七天之内又达80公分。
腹胀不矢气,时觉腹中隐痛,小便极少,口渴不思饮,苔薄白根部微黄,舌质淡,脉涩。
辨证处方


辨证:阳虚气滞不运,血行不畅。
拟本方加味:桂枝10克、生姜6克、甘草3克、大枣12枚、麻黄6克、细辛4克、黑附片3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郁金12克、枳实10克、白术15克。




药后矢气大作,小便遂通。原方去枳实续进十余剂,腹水消失。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